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期刊简介

               本刊由国家科委于1995年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同济医院承办。同年7月创刊(季刊)并正式发行。主编是著名的内科学专家,博士生导师陆再英教授,常务副主编胡昭明教授,编辑部主任是刘文励教授。编委会是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及国内医学院校著名专家教授组成(79位),以及名誉主编邵丙杨教授及12位顾问作学术后盾。本刊是我国第一个以内科各专科以及相关的神经内科,传染科等临床急重症为主要内容的期刊。其宗旨和任务是刊载大内科范围急危重症医学领域的临床诊治经验总结、临床与基础理论、国内外重症监护(ICU)新成和新进展等。有助于各级医院内科、神经内科、传染外科广大临床医师、教学、科研人员提高急危重症的诊治水平。欢迎广大读者和作者订阅和投稿。                

SCI论文讨论部分写作要点分析

时间:2024-01-26 09:39:54

SCI论文的讨论部分是非常关键的,它主要用来阐述研究结果和结论,并对其意义和影响进行深入探讨。以下是讨论部分的一些要点:

1、总结研究结果:简明扼要地总结研究结果,突出展示研究的创新点和主要发现。
2、结果与预期的比较:将研究结果与预期进行比较,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或一致性,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3、结果与相关研究的比较:将当前的研究结果与之前的相关研究进行比较,分析并解释可能的差异和一致性。
4、结果的解释和推理:基于研究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和推理,探讨可能的机制和原因。
5、讨论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坦诚地讨论研究中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和不足,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可能影响研究结果和结论。
6、研究的未来方向:提出可能的未来研究方向,以及建议进一步改进或完善的方向。
7、结论:明确地给出结论,并指出这些结论对理论或实践的意义和影响。
8、引用参考文献:适当地引用相关的参考文献,以支持讨论中的观点和论据。


在撰写SCI论文的讨论部分时,需要特别注意保持客观、严谨的态度,不要过度推断或假设,尽量基于实际的研究数据进行讨论和分析。同时,还要注意与引言部分相呼应,确保整个论文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以下以一个SCI论文讨论部分的示例来做进一步说明:

讨论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不同温度对某种细菌生长的影响。通过实验,我们发现该细菌在37°C下生长最快,而在45°C和25°C下的生长速度较慢。这一结果与预期相符,因为这种细菌是一种人体内常见的细菌,通常在人体温附近生长。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45°C下,细菌的生长速度虽然较慢,但并未完全停止。这表明该细菌具有一定的耐热性。这种耐热性可能与该细菌在某些环境中的生存和繁殖能力有关。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这种耐热性的机制,以及如何利用这一特性来开发新的抗菌策略。

此外,本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我们只研究了常温、37°C和45°C下的细菌生长情况,而没有研究其他可能的温度点。未来研究可以扩大温度范围,以更全面地了解该细菌的生长特性。其次,本研究只使用了单一菌种,因此结果可能不具有普适性。未来研究可以比较不同菌种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情况,以验证本研究的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

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该细菌在37°C下生长最快,具有一定的耐热性,这为进一步研究该细菌的生长特性和开发新的抗菌策略提供了有益的信息。然而,本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要未来研究进行改进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