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本刊由国家科委于1995年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同济医院承办。同年7月创刊(季刊)并正式发行。主编是著名的内科学专家,博士生导师陆再英教授,常务副主编胡昭明教授,编辑部主任是刘文励教授。编委会是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及国内医学院校著名专家教授组成(79位),以及名誉主编邵丙杨教授及12位顾问作学术后盾。本刊是我国第一个以内科各专科以及相关的神经内科,传染科等临床急重症为主要内容的期刊。其宗旨和任务是刊载大内科范围急危重症医学领域的临床诊治经验总结、临床与基础理论、国内外重症监护(ICU)新成和新进展等。有助于各级医院内科、神经内科、传染外科广大临床医师、教学、科研人员提高急危重症的诊治水平。欢迎广大读者和作者订阅和投稿。
医学论文发表成功的必备技巧
时间:2024-08-20 11:02:32
医学论文是对某种疾病、某项药物或医疗技术的深入探究,其发表不仅对作者本人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对广大读者和学术界产生深远影响。以下是小编精心搜集整理的医学论文发表成功的必备技巧,以供大家阅读参考。
一、精心选择正规期刊
投稿前,作者应大致了解自己所在领域的相关正规期刊,以《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为例,该刊致力于及时、全面、快速地报道世界医学、卫生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新技术、新方法及临床实践与经验,是众多医学领域学者的重要参考。在选择期刊时,作者应同时考虑专业性期刊和综合性期刊,避免仅局限于专业性期刊,从而拓宽论文发表的渠道。
二、深入了解拟投期刊的外部特征
每种期刊都有自己详细的稿约,通常刊登在每年的最后一期或第一期。投稿前,作者应仔细阅读拟投期刊的稿约,并对期刊进行大致浏览,以了解该期刊的出版时间、出版周期、栏目设置及是否需要中英文摘要等具体要求,确保论文在形式上符合要求,避免遗漏任何必要项。
三、投稿前的细致准备
投稿前,作者应大致浏览拟投期刊最近几期的内容,以避免与已刊登的论文内容雷同。同时,作者应确保稿件为打印稿,字迹清晰工整,并特别注意仔细校对,以保证与原稿的一致性。此外,投稿前还应附上单位介绍信,并写清联系方式。
四、审稿过程中的积极配合
编辑部在收到投稿后,会寄给作者回执或发送电子邮件,上面附有稿件编号。作者应记住此编号,以便查询稿件处理情况。对于编辑部提出修改的稿件,作者应在规定期限内寄回,以免延误发表。论文排版后,编辑部会将校对稿寄给作者进行校对,此时作者应认真对待,确保校对稿的准确性。
五、了解稿件不刊用的原因
选题陈旧、无创新性是稿件不刊用的最主要原因。此外,统计方法使用不当也是导致退稿的常见原因。建议作者多阅读统计学书籍,正确运用统计方法,使论文更加合理可信。同时,同一单位稿件集中也可能导致某些稿件不能刊用,因此建议分散投稿。除以上原因外,论文书写不规范也是导致退稿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格式不对、字迹潦草、图表和参考文献不规范等。
相关阅读:论文发表流程
审稿前的初次评估
论文的质量评价主要取决于所投放刊物的影响因子。高影响因子的期刊如《自然》杂志,会面对大量的投稿者。因此,它们会采取审前初评的方式,要求作者在指定位置上用一段文字或摘要来阐明所写论文的重要性。如果编辑认可,则会进行下一步正式评定;否则,可能会建议作者投放其他期刊。
审稿的前期过程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许多杂志采用网络运作模式提高效率。投稿后,杂志社会对稿件进行审稿编号,并指定一名编辑进行全面阅读。同时,还会聘请顾问进行评估,并将文章与最近发表的医学论文进行比对,以核对其在该领域是否具有前沿性、先进性和排他性。
审稿过程
如果稿件达到送稿标准,杂志社会通知作者,并指定该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进行审稿。审稿者会在规定时间内对稿件进行评价,并将结果反馈给编辑部。编辑部收到评价后,会组织编委会讨论该文章是否符合杂志刊发标准,并决定是否需要进行修改。
编辑审定及修改
审稿者完成评价后,编辑部会组织讨论并决定稿件是否符合发表标准。如果需要修改,作者会收到编辑部的反馈并进行修改。修改后的稿件需要重新提交给编辑部进行审定。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反复几次,直到稿件达到发表标准。
文章确定发表及发表后过程
一旦文章被确定发表,它会转移到出版编辑手中进行排版制作。出版编辑会与作者联系,处理图标大小、文字修改等工作。所有文章都会以印刷和在线两种方式出版,并公布通讯作者的信息,以便读者和媒体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