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期刊简介

               本刊由国家科委于1995年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同济医院承办。同年7月创刊(季刊)并正式发行。主编是著名的内科学专家,博士生导师陆再英教授,常务副主编胡昭明教授,编辑部主任是刘文励教授。编委会是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及国内医学院校著名专家教授组成(79位),以及名誉主编邵丙杨教授及12位顾问作学术后盾。本刊是我国第一个以内科各专科以及相关的神经内科,传染科等临床急重症为主要内容的期刊。其宗旨和任务是刊载大内科范围急危重症医学领域的临床诊治经验总结、临床与基础理论、国内外重症监护(ICU)新成和新进展等。有助于各级医院内科、神经内科、传染外科广大临床医师、教学、科研人员提高急危重症的诊治水平。欢迎广大读者和作者订阅和投稿。                

溃疡病

时间:2024-12-09 15:35:12

十二指肠溃疡是指仅见于胃肠道与胃液接触部位的慢性溃疡,又称溃疡病。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十二指肠黏膜层和肌层的缺损。在临床表现和药物等方面虽与胃溃疡相似,但在发病情况,年龄、性别、发病机制等方面却有明显不同。中医称“胃痛”、“心痛”、“胃脘痛”范畴。民间治疗本病不乏奇方妙药,疗程短,见效快,费用低,即能消除病症,促使溃疡愈合,又可不动手术,愈后不再复发。

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高峰年龄是20~30岁。平均发病年龄为30岁。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各年龄段溃疡发病率均有增高的趋势。北京协和医院统计1978~1991年的14年期间内科经胃镜检查证实的消化性溃疡病的患者占同期内科就诊总病例数的0.31%,其中十二指肠溃疡占0.25%,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之比例为5.6:1。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男性,北京协和医院的资料分析男女患病的比例4.4:1,英美为2:1,印度为17:1。但近年西文国家的统计资料提示,女性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自70年代后期,美国女性溃疡病发病就几乎与男性相等,国内的材料尚未见有如此显著的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与女性就业的增加、吸烟等因素有关,但目前尚无肯定的证据。

在地域分布上,十二指肠溃疡的内镜检出率以广州、武汉较高,而东北较低。这些检出率的差异可能与南北方饮食结构的差别、气候等因素有关。在长江以南地区以食大米为主,而北方则以面食为主,故后者溃疡发病低,但重庆、上海亦较低,原因尚不清楚。1992年英国London大学的Tover发表了他1981年和1984年二次访问中国的资料,也发现在以食大米为主的地区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高,但没有印度的南北差别显著。在印度北方,主要食用麦子,但他们加工比较粗,故认为是未精制麦子中含的植物油具有保护作用,而使印度北方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较低。

病因

十二指肠溃疡的致病因素比较复杂,在过去20余年的时间里,十二指肠溃疡被认为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的疾病。或多种有害对黏膜的破坏超过其抵御损伤和修复的能力。直到近期,十二指肠溃疡仍被认为是一种终生疾病。不过近来这种认为多种生物和环境因素仅对易感者发生有害作用的看法已逐渐被以下认识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