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本刊由国家科委于1995年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同济医院承办。同年7月创刊(季刊)并正式发行。主编是著名的内科学专家,博士生导师陆再英教授,常务副主编胡昭明教授,编辑部主任是刘文励教授。编委会是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及国内医学院校著名专家教授组成(79位),以及名誉主编邵丙杨教授及12位顾问作学术后盾。本刊是我国第一个以内科各专科以及相关的神经内科,传染科等临床急重症为主要内容的期刊。其宗旨和任务是刊载大内科范围急危重症医学领域的临床诊治经验总结、临床与基础理论、国内外重症监护(ICU)新成和新进展等。有助于各级医院内科、神经内科、传染外科广大临床医师、教学、科研人员提高急危重症的诊治水平。欢迎广大读者和作者订阅和投稿。
福建卫生职称评审材料要点
时间:2025-06-16 10:08:11
一、论文:学术价值的“CT扫描”
论文是评审中硬通货般的存在,但并非数量越多越好。福建省卫生系列高级职称通常要求至少2篇本专业论文(其中1篇为核心期刊),且需体现个人实际贡献。例如,主任医师申报者需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内容应与临床实践深度结合。建议选择“临床诊疗技术改进”或“疑难病例分析”等贴近实际的选题,避免纯理论堆砌。数据如同病历记录,必须真实可追溯,引用率超过20%的论文可能被判定为“学术贫血”,需提前查重并保留检测报告。
二、病例报告:临床能力的“病理切片”
病例报告是展现临床思维的金标准。申报者需提供3-5份典型病例(副主任护师可侧重护理方案设计),包含完整的病史采集、诊断依据、治疗过程及随访结果。例如,一例罕见病的确诊过程或危重症抢救案例,其价值相当于手术录像,能直观反映专业技术水平。特别注意:时间节点要明确标注(如2021年1月-2023年6月),评审专家会像核对医嘱一样查验病例的时间逻辑性。
三、科研成果:创新能力的“基因检测”
科研项目或获奖情况是区分“合格”与“优秀”的关键指标。福建省对高级职称申报者要求主持或主要参与(前3名)市级以上科研课题,结题报告需加盖主管部门公章。例如,一项关于“微创手术器械改良”的实用新型专利,其含金量不亚于一篇SCI论文。继续教育学分则是容易被忽视的“维生素”——每年需完成25学分(Ⅰ类不少于10分),线上学习平台记录需与纸质证书双备份,避免出现“营养缺失”。
四、材料装订:细节处理的“无菌操作”
所有材料应按《福建省卫生职称申报材料目录》顺序装订,采用A4纸单面打印。论文复印件需含期刊封面、目录及正文;继续教育证明要像整理输液卡一样,按年度分类粘贴。特别提醒:2023年新规要求电子材料同步上传至“福建省专业技术人才服务平台”,PDF文件命名需包含“姓名+职称类型+材料类别”(如“张三_主任医师_论文”),避免因格式错误导致“系统过敏”。
最后的时间管理如同抢救黄金4分钟:10月31日前需完成单位公示(不少于5个工作日),纸质材料报送截止通常在此后7个工作日内。建议提前3天到达受理点核对材料,就像术前器械清点,确保万无一失。记住,每一份盖着红章的材料,都是职业晋升路上的通关文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