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国家科委于1995年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同济医院承办。同年7月创刊(季刊)并正式发行。主编是著名的内科学专家,博士生导师陆再英教授,常务副主编胡昭明教授,编辑部主任是刘文励教授。编委会是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及国内医学院校著名专家教授组成(79位),以及名誉主编邵丙杨教授及12位顾问作学术后盾。本刊是我国第一个以内科各专科以及相关的神经内科,传染科等临床急重症为主要内容的期刊。其宗旨和任务是刊载大内科范围急危重症医学领域的临床诊治经验总结、临床与基础理论、国内外重症监护(ICU)新成和新进展等。有助于各级医院内科、神经内科、传染外科广大临床医师、教学、科研人员提高急危重症的诊治水平。欢迎广大读者和作者订阅和投稿。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教育部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出版部门: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102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394/R
邮发代号: 38-22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 主管单位: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7-1024
- 国内刊号:42-139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本刊由国家科委于1995年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同济医院承办。同年7月创刊(季刊)并正式发行。主编是著名的内科学专家,博士生导师陆再英教授,常务副主编胡昭明教授,编辑部主任是刘文励教授。编委会是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及国内医学院校著名专家教授组成(79位),以及名誉主编邵丙杨教授及12位顾问作学术后盾。本刊是我国第一个以内科各专科以及相关的神经内科,传染科等临床急重症为主要内容的期刊。其宗旨和任务是刊载大内科范围急危重症医学领域的临床诊治经验总结、临床与基础理论、国内外重症监护(ICU)新成和新进展等。有助于各级医院内科、神经内科、传染外科广大临床医师、教学、科研人员提高急危重症的诊治水平。欢迎广大读者和作者订阅和投稿。
对来稿的要求
1.投稿:请在投稿系统投稿。投稿时请注明作者单位,经主管学术机构审核,并附单位介绍信。请务必写清详细联系电话及E-mail地址。
2. 若文章为国家、部、省、市级科研资助项目请注明;若该稿曾在学术会议上宣读或内部刊物刊出也请注明,并确认科研项目名称及编号。
3. 文稿务求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字准确,辞句精炼,用词确切,标出引用文献。
4.中文题名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中文摘要不超过400个汉字,英文摘要约250个实词。需标引2~5个关键词。统计学处理需注明所用统计学软件、统计学分析方法。表和图应具有典型性。表采用三线法,注明序号和表题;图稿注明图序和图题。计量单位参照GB3100 31021993《量和单位》。
5. 题名一般不用缩略语,正文中第一次出现的英文简称必须按中文全称(英文全称,英文简称)格式书写。
6. 参考文献只择最主要者列入,必要时可在文中加注,注明出处,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引用。文后参考文献不可缺项;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要用全名。举例如下。
期刊:[序号]前三位作者名(不足3位则全列出).文题[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书籍:[序号] 前三位作者名(不足3位则全列出).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报纸:[序号] 前三位作者名(不足3位则全列出).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四、文责由作者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删节,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
五、请勿一稿两投。本刊收到审稿费后,稿件进入审稿程序,并尽可能早日答复是否采用。
六、来稿采用与否,均由本刊编辑委员会最后审定。本稿一经刊登,赠本期杂志2本,另送下一年度杂志一套。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影响因子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发文量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总被引频次
-
血液滤过联合青蒿琥酯治疗2例重症恶性疟疾的体会
重症恶性疟疾发病急、临床症状复杂、并发症多,如不及时抢救可因意识障碍、昏迷、偏瘫、肾衰竭、呼吸循环功能衰竭等死亡.本文介绍2例经血液滤过联合青蒿琥酯针剂治疗的重症恶性疟疾的体会.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男,40岁.因“发热、畏寒1周,神志不清1d”入院.1周前出现畏寒,发热,T高达40.1℃,大汗后热退,伴头痛,白服“感冒药”未见好转.3d前在当地医院“抗病毒”治疗.入院前1d出现神志不清,胡言乱语,无......
作者:张丽;郑以山;李娟;卢虎;孙艳;张峰;吴宗盛 刊期: 2013- 06
-
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及治疗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为体内产生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多.ITP不等同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ethrombocytopenicpurpura),后者包括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继发性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如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系统性......
作者:闫振宇;赵永强 刊期: 2006- 06
-
血糖波动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包括慢性持续性高血糖和慢性波动性高血糖,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即可引起全身多脏器损害,导致心、肾、眼、血管、神经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汪湲;吴汉妮 刊期: 2011- 06
-
7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率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390例患者的年龄、原发病、死亡原因,存活组与死亡组相关透析指标.结果:死亡患者共71例(男37,女34),平均(54.3±18.5)岁.老年患者2006年以前占45.3%;2006年以后占48.6%.在导致血透患者死亡的原发病中,糖尿病、高血压有上升趋势;死亡原因主要为心脑血管疾病、感染和恶性肿瘤;高血压、贫血、营养不良、......
作者:张淑艳;张帆;李长杰 刊期: 2009- 06
-
大剂量甲氨喋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淋巴瘤副作用观察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氨喋呤(HD-MTX)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淋巴瘤的主要毒副作用.方法:HD-MTX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淋巴瘤,观察21例39次住院患者的消化道反应、体温变化、肝肾功能、血液系统、皮肤黏膜以及神经系统改变.结果:毒副作用以骨髓抑制(77%)及胃肠道反应(70%)多见、其次肝功能损害,发热及神经系统改变少见,毒副反应多数轻微,但2例死亡(5%),与肿瘤溶解综合征、粒......
作者:詹其林;丁美琪;潘民;虞国慧;吴福红;邱晓星 刊期: 2008- 04
-
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输尿管和膀胱病变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罕见的临床并发症-膀胱和输尿管病变,以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风湿科SLE患者33例,其中合并排尿异常(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但无尿痛)者11例为疾病组,并按1:2比例选定排尿正常者22例为对照组.结果:11例疾病组均无尿路感染,9例(81.8%)患者排尿异常出现于病程1年以内.其中10例抗ds-DNA阳性(90.9%),4例抗rRNP阳性(36......
作者:雷小妹;李守新 刊期: 2006- 01
-
海蜇毒液中毒对心脏的损害
海蜇亦称海月水母,异名石镜或异苑.体呈淡蓝色,分为伞部和口腕两部,伞部厚而高,形如半球,直径通常为25~30cm,大者可达50cm.6~10月份成熟的海蜇常成群游浮于海面,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1].此季是渔民捕捞成品加工、游泳者海水游泳的旺季,亦是海蜇蜇伤的好发季节.本文对98例海蜇蜇伤的患者进行分析,重点探讨其对心脏的影响,以提高预防意识,加强对蜇伤患者心肌损害的监护与治疗.......
作者:邵月竹;王进荣;高淑香;王丽静;毕秀华 刊期: 2001- 03
-
治疗重症哮喘致急性四肢瘫痪性肌病综合征1例
急性四肢瘫痪性肌病综合征(acutequadriplegicmyopathysyndrome,AQMS)常见于哮喘急性发作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患者,这些患者通常有肌松药和/或皮质类固醇激素使用史,出现急性四肢无力、肌酸激酶升高和肌电图异常[1].......
作者:薛熠;曹志新;夏成青 刊期: 2009- 01
-
老年人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比老年人和非老年人左冠状动脉主干(LM)狭窄的临床表现、冠状动脉造影、治疗及预后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左主干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将年龄≥65岁者为老年组,其余为非老年组.结果:①老年患者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的发生率(5.1%),高于非老年患者(2.3%).②老年患者危险因素中高血压、糖尿病比非老年组多见,而非老年组吸烟、肥胖、脂质异常者高于老年组.③老年患者......
作者:于雪;邹彤;何青;孙福诚;季福绥;许锋 刊期: 2006- 03
-
应用机械通气成功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2例
我们对2例AMI并发泵衰竭患者,应用人工机械通气及药物治疗获得成功,报告如下.......
作者:单自强;崔金山;张荣江;王少玲;李淑云;苗壮 刊期: 2002- 04
动态资讯More >
- 1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研究的新进展:炎症反应学说
- 2 体外膜肺氧合辅助心肺复苏成功抢救急性心肌梗死1例
- 3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85例临床观察
- 4 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0例短期疗效观察
- 5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
- 6 中老年心脑血管事件患者危险因素的探讨
- 7 重组人生长激素在老年患者胸腹部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中的作用
- 8 支链氨基酸对脓毒性脑病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的影响
- 9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某些内分泌疾病
- 10 压疮发生机制及防治策略
- 11 超大剂量降压药中毒1例抢救体会
- 12 心脏骤停复苏抢救的新进展
- 13 山莨菪碱治疗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 14 IgA肾病预后及危险因素分析
- 15 治疗1例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肺、脑曲霉菌病的体会
- 16 胃镜直视下萨氏探条扩张器扩张治疗食管良性狭窄
- 17 院前猝死事件发生的特点与复苏
- 18 高血压急症的诊断和治疗
- 19 多发性骨髓瘤的初始化疗
- 20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