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国家科委于1995年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同济医院承办。同年7月创刊(季刊)并正式发行。主编是著名的内科学专家,博士生导师陆再英教授,常务副主编胡昭明教授,编辑部主任是刘文励教授。编委会是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及国内医学院校著名专家教授组成(79位),以及名誉主编邵丙杨教授及12位顾问作学术后盾。本刊是我国第一个以内科各专科以及相关的神经内科,传染科等临床急重症为主要内容的期刊。其宗旨和任务是刊载大内科范围急危重症医学领域的临床诊治经验总结、临床与基础理论、国内外重症监护(ICU)新成和新进展等。有助于各级医院内科、神经内科、传染外科广大临床医师、教学、科研人员提高急危重症的诊治水平。欢迎广大读者和作者订阅和投稿。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出版部门: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102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394/R
邮发代号: 38-22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7-1024
- 国内刊号:42-139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超声引导下瘤腔内注射凝血酶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瘤腔内注射凝血酶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3例女性患者因行股动脉穿刺于术后3~4d发生4处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均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下通过瘤腔内注射凝血酶进行治疗,治疗后即刻超声复查,并定期随访.结果:3例患者4处假性动脉瘤一次性注射凝血酶500U后瘤腔即刻闭合,随访10~100d,假性动脉瘤无复发.无肢体栓塞和过敏反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瘤腔内注射凝血酶......
作者:刘启功;张繁之;吕家高;曾和松;王琳 刊期: 2006- 05
-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心脏瓣膜病变的诊疗体会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特点为多脏器损害,伴有异常的免疫反应.心脏瓣膜病变是SLE严重的并发症.本文报告1例SLE合并心脏瓣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情况,并复习有关文献.......
作者:涂巍;胡绍先;雷小妹;吴记平;沈桂芬 刊期: 2006- 05
-
Kartagener综合征诊治体会及文献复习
Kartagener综合征(Kartagener'ssyndrome,KS)主要表现为以反复呼吸道化脓性感染、咯血为特征的支气管扩张症状及副鼻窦炎和右位心.......
作者:周敏;徐永健;熊盛道;熊维宁 刊期: 2006- 05
-
白细胞单采在高白细胞性白血病中的治疗作用
治疗性白细胞单采术是指去除患者循环血液中异常增多的白细胞,以减少其对机体的致病作用,是一种见效迅速、安全的辅助治疗手段.......
作者:杨艳梅;沈晓梅;赵仁彬 刊期: 2006- 05
-
两次微创清除术治疗大量脑出血临床观察
大量脑出血是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症类型,近几年采用单针微创清除术明显降低了病死率,但致残率仍很高.我院从2000年1月~2005年1月收治出血量在80ml以上的大量脑出血患者63例,其中31例行两次微创清除术为治疗组,32例行单针微创清除术为对照组,观察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高献树;王大军 刊期: 2006- 05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直接介入治疗研究进展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STEMI)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或内皮侵蚀合并闭塞性血栓形成,导致冠脉血流的完全中断.因此,再灌注治疗是STEMI综合治疗的基础.......
作者:方唯一 刊期: 2006- 05
-
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解读
1977年Grüentzig首先将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coronaryangioplasty,PTCA)应用于临床,后又相继派生了一些新的介入治疗技术,如定向性斑块旋切术、斑块旋切吸引术、斑块旋磨术、激光血管成形术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等,均属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范畴.......
作者:李保;安健 刊期: 2006- 05
-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处理对临床预后的影响
心血管系统疾病是人类常见的一类疾病,从1929年由Dr.WernerForssmann为自己实施导管插管术至今,心血管介入技术已走过了76年,介入治疗已经成为当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主流技术.......
作者:高传玉 刊期: 2006- 05
-
主动脉夹层支架植入时真假腔的识别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病死率很高的心血管疾病.既往由于临床经验的缺乏,特别是影像检查方面的局限,主动脉夹层的诊断率极低,曾一度认为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少见病.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和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主动脉夹层的诊断率有了极大的提高,已被公认为一种较常见的心血管急症.......
作者:马业新 刊期: 2006- 05
-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1977年Grüentzig完成了首例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coronaryangioplasty,PTCA),开创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的先河,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发展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使冠心病的治疗模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作者:马业新 刊期: 2006- 05
动态资讯
- 1 反复支架内血栓形成合并心源性休克1例
- 2 细胞外基质凝胶支架与嗅鞘细胞体外生物相容性的研究
- 3 降钙素原在鉴别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中的意义
- 4 血友病性骨关节病围手术期干预策略的探讨
- 5 嗜水气单胞菌致脓毒性休克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6 阻断Ryanodine受体对兔儿茶酚胺敏感性室速模型心律失常发生的抑制作用
- 7 兄妹同患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例报告
- 8 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与吉兰-巴雷综合征
- 9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炎症机制
- 10 经桡动脉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106例的临床观察
- 11 血浆置换疗法
- 12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滤过对甲状旁腺素清除效果的观察
- 13 藤草煎剂治疗成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观察
- 14 重组质粒pZeoSV2(+)/CpG-HBcAg(ISS)对BALB/c小鼠的免疫作用
- 15 抢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63例临床分析
- 16 甲状腺机能亢进并发周期性麻痹15例临床分析
- 17 血肌红蛋白浓度检测对经典型热射病患者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 18 肝肾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 19 中药艾迪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22例的临床观察
- 20 血液灌流抢救四亚甲基二砜四胺急性中毒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