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国家科委于1995年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同济医院承办。同年7月创刊(季刊)并正式发行。主编是著名的内科学专家,博士生导师陆再英教授,常务副主编胡昭明教授,编辑部主任是刘文励教授。编委会是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及国内医学院校著名专家教授组成(79位),以及名誉主编邵丙杨教授及12位顾问作学术后盾。本刊是我国第一个以内科各专科以及相关的神经内科,传染科等临床急重症为主要内容的期刊。其宗旨和任务是刊载大内科范围急危重症医学领域的临床诊治经验总结、临床与基础理论、国内外重症监护(ICU)新成和新进展等。有助于各级医院内科、神经内科、传染外科广大临床医师、教学、科研人员提高急危重症的诊治水平。欢迎广大读者和作者订阅和投稿。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出版部门: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102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394/R

邮发代号: 38-22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 杂志名称: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7-1024
  • 国内刊号:42-139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1年第6期文章
  •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1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1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生活环境、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患者均急性起病,居住山区,呈散发患者,多发病于夏秋季节.临床表现均有发热、纳差、肌肉酸痛及不同程度的出血,部分患者伴有消化系统及神经、精神症状.经抗病毒、支持、对症治疗9例痊愈,2例死亡.结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中老年好发,应积极给......

    作者:龙志国;朱红波;章正华;姜铧;夏云金;万楚成;张霞 刊期: 2011- 06

  • 食用油治疗急性磷化铝中毒24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急性磷化铝中毒病例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急性磷化铝中毒患者治疗情况.结果:本组吸入中毒者6例,口服中毒者18例,服毒至就诊时间为30min~4h,存活14例,10例死亡.结论:急性磷化铝中毒病死率高,其中口服中毒者病死率较吸入中毒者高,内科综合治疗为目前常用疗法,食用油洗胃,大剂量细胞色素C联合血液净化治疗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王定良;王谷仙;刘华琳 刊期: 2011- 06

  • 心肌桥合并Tako-tsubo心肌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Tako-tsubo心肌病的临床表现.方法:对1例心肌桥合并Tako-tsubo心肌病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追踪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二维超声心动图结合室壁运动分析是冠状动脉病变有效的无创筛查手段;心室造影及冠脉造影有利于除外冠心病和先天性心脏畸形,是诊断Tako-tsubo心肌病的影像学“金标准”.结论:选择性地对急性胸痛患者进行包括心室造影在内的多种影像学检查可以有效提高Tako-t......

    作者:洪李锋;罗松辉;项金洲;胡良焱;龚红萍;鲍俊英 刊期: 2011- 06

  • 脉搏轮廓持续心输出量监测在急性左心衰竭治疗中的指导价值

    目的:探讨脉搏轮廓持续心输出量(PICCO)在急性左心衰竭的血液净化(CBP)治疗中的目标导向性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因急性左心衰竭出现呼吸衰竭需行机械通气的患者12例(联合组),在内科治疗基础上给予PiCCO监测下CBP治疗,比较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容量指标(ITBVI、GEDVI、EVLWI)和心功能指数(CFI).同时将该组患者和因相同疾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14例(常规组)进行比......

    作者:李韫;李杰 刊期: 2011- 06

  • 急性中毒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救治和发病原因

    急性中毒所致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临床常见,治疗有难度,病死率极高,现通过对8年来我院收治的各种急性中毒合并ARDS26例进行分析,以期初步探讨不同毒物急性中毒并发ARDS的情况,以及救治、预后转归情况.......

    作者:李立为 刊期: 2011- 06

  • 血糖波动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包括慢性持续性高血糖和慢性波动性高血糖,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即可引起全身多脏器损害,导致心、肾、眼、血管、神经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汪湲;吴汉妮 刊期: 2011- 06

  • 重视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和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是一种以累及骶髂关节和脊柱为特征的慢性炎性疾病,多表现为炎性腰背痛、僵硬与活动受限,部分可有外周关节炎、肌腱端病、眼炎及其他关节外表现.随着对AS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其诊断水平和治疗方法都在不断改进和提高,尤其是近年其治疗的新策略取得了较多的新经验,现就下面几方面论述如下.......

    作者:杨明灿;古洁若 刊期: 2011- 06

  • 干细胞移植在乙肝肝衰竭中的研究及应用

    在我国慢性乙型重型肝炎(chronicseverehepatitisB,CSHB)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目前对CSHB的治疗方法主要有:①内科综合治疗,但疗效欠佳;②体外人工肝支持系统(bioartificialliver,BAL)治疗,但目前存在主要的缺点为:功能相对健全的肝细胞来源不足和不可避免的免疫排斥反应;③原位肝移植治疗(orthotopictransplantation,OLT),OL......

    作者:张耿林;彭亮;高志良 刊期: 2011- 06

  • 强直性脊柱炎发病机制的研究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中轴骨,以骶髂关节炎和附着点炎为特征.炎症导致疼痛、僵硬以及终末期的关节融合.AS在我国的患病率为0.3%左右,发病高峰年龄为20~30岁,男性多于女性.A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未明,遗传学研究为AS的病因学提供了重要线索,研究表明遗传、环境和免疫因素在AS的发生中共同发挥作用.近年来,遗传......

    作者:徐沪济;刘彧 刊期: 2011- 06

  • 影像学检查在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中的价值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是一种好发于青少年、病因不明且进展缓慢的慢性炎性疾病,AS患者可出现包括骶髂关节炎、周围关节炎、肠病性关节炎、肌腱韧带及关节囊附着点炎等多种症状,病变多从骶髂关节(sacroiliacjoint,SIJ)开始,自下而上发展,沿脊柱进行性上升,逐渐形成脊柱关节炎,终导致关节纤维性、骨性强直.早期AS患者多患有骶髂关节炎,因此,骶髂关节炎......

    作者:张炜;李小明 刊期: 2011-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