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国家科委于1995年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同济医院承办。同年7月创刊(季刊)并正式发行。主编是著名的内科学专家,博士生导师陆再英教授,常务副主编胡昭明教授,编辑部主任是刘文励教授。编委会是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及国内医学院校著名专家教授组成(79位),以及名誉主编邵丙杨教授及12位顾问作学术后盾。本刊是我国第一个以内科各专科以及相关的神经内科,传染科等临床急重症为主要内容的期刊。其宗旨和任务是刊载大内科范围急危重症医学领域的临床诊治经验总结、临床与基础理论、国内外重症监护(ICU)新成和新进展等。有助于各级医院内科、神经内科、传染外科广大临床医师、教学、科研人员提高急危重症的诊治水平。欢迎广大读者和作者订阅和投稿。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出版部门: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102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394/R
邮发代号: 38-22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7-1024
- 国内刊号:42-139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中枢系统疾病相关奥格尔维综合征2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假性肠梗阻(ACPO)又称奥格尔维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在中枢系统疾病患者中的发病风险及治疗方法.方法:报道2例较为罕见的由中枢系统疾病导致的奥格尔维综合征并复习相关文献资料.结果:2例患者均出现严重肠梗阻表现,但影像检查未见机械性梗阻.常规通便治疗效果差,经溴吡斯的明等针对性治疗后病情缓解.结论:ACPO作为急性肠梗阻的少见类型,病情凶险.可继发于急性或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如多发......
作者:文力;韩兴;宋莉莉;陈燕启 刊期: 2017- 03
-
心房颤动患者血清网膜素-1与心房纤维化血清生化标记物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患者血清网膜素-1与心房纤维化血清生化标记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阵发性、持续性房颤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血清网膜素-1、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PⅠCP)、Ⅲ型胶原前多肽(PⅢNP)、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透明质酸(HA)和层黏连蛋白(LN)的水平,线性相关分析网膜素-1与以上血清标记物的相关性.结果:持续......
作者:王冰;黄陵生;李良海;李梦秋;金平 刊期: 2017- 03
-
支链氨基酸对脓毒性脑病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支链氨基酸对脓毒性脑病(SAE)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2例SAE患者随机分为支链氨基酸组(40例)与常规组(42例).常规组按照SAE指南的综合策略进行干预,支链氨基酸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支链氨基酸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治疗7d及14d后精神状况GCS评分、血清学指标及脑脊液相关指标.结果:治疗14d后,2组患者精神状况GCS评分均显著改善(均P......
作者:黄永光;吴冠祺;霍保善 刊期: 2017- 03
-
重组人脑钠肽间歇给药方式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钠肽(rhBNP)间歇给药方式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AD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rhBNP间歇性给药治疗方式,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0.0075~0.010μg/(kg·min)的rhBNP(0.5mg的rhBNP用生理盐水稀释至83.3mL)持续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rhBNP常规给药方式,将rhBNP0......
作者:曾爱辉;马建林;张敬文;王卫 刊期: 2017- 03
-
ICU住院患者急性肾损伤患病现况调查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ICU住院患者急性肾损伤(AKI)的患病及预后情况,并对预后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655例ICU住院患者AKI的发生率、病因、病死率等流行病学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655例患者中发生AKI109例(男87,女22)(16.6%),男女比例(3.95:1).发生AKI第7天,46例死亡,病死率42.2%;发生AKI患者出院前肾功能完全......
作者:潘鑫;程青虹;马雅静;赵丹;张春江;杨晓萍 刊期: 2017- 03
-
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在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抢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接受辅助呼吸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无创通气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呼吸频率、心率及血气分析情况.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pH无显著变化,而PaO2、Pa......
作者:刘强 刊期: 2017- 03
-
中青年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关系
目的:探讨中青年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之间的关系.方法:确诊为脑梗死的中青年患者100例为脑梗死组,短暂性脑缺血100例为脑缺血组,分别检查2组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与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中青年缺血性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结果:中青年脑梗死组和脑缺血组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作者:苏达京;秦文军;邓品瑞;阮立培 刊期: 2017- 03
-
血浆Presepsin水平的检测在骨髓移植早期并发感染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观察白血病骨髓移植患者血浆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Presepsin)水平与早期感染致病菌类型的关系,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7例早期感染的骨髓移植患者在不同时点进行血浆Presepsin检测,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34例,真菌感染组8例,非典型感染组4例及混合感染组11例.观察细菌感染组Presepsin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性.结果:细菌感染组血浆Presepsi......
作者:夏雪娇;邢娜;李占红;蔡大利 刊期: 2017- 03
-
早期肠内营养对ICU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肠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ICU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组织氧合功能及肠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将72例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序贯支持疗法,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循环功能、组织氧合功能及肠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肺动脉楔压(PAWP)、平均......
作者:朱瑶丽;孔凡根;朱春丽;王小华;杨嘉雯;李晶 刊期: 2017- 03
-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终末期肾病患者ApoC3、血脂代谢及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ApoC3、血脂代谢及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ESR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一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ApoC3、血脂代谢及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poC3水平显著下降[(184.98±54.90)μg/mLvs(161.57±41......
作者:冀旭;孟宇;薛泮宏 刊期: 2017- 03
动态资讯
- 1 重型脑室出血患者的手术时机选择研究
- 2 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淋巴细胞、白介素10水平与甲泼尼龙疗效的关系
- 3 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与早期血乳酸清除率的关系
- 4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DSA影像学特征分析
- 5 压疮发生机制及防治策略
- 6 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生存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 7 亚急性甲状腺炎治疗过程中的超声检查分期及其临床意义
- 8 瑞舒伐他汀联用雷米普利对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 9 急性肾损伤的研究进展
- 10 经桡动脉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106例的临床观察
- 11 治疗1例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肺、脑曲霉菌病的体会
- 12 急性门静脉系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动脉血栓栓塞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成功救治1例
- 13 PSI评分和CURB-65评分判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价值
- 14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轻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 15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对危重症心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 16 血液病急诊29例抢救体会
- 17 经支气管镜冷冻联合化疗治疗支气管结核58例疗效观察
- 18 有机磷农药中毒致中间综合征31例诊治体会
- 19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并发颅内出血的危险
- 20 全身麻醉下顺式阿曲库铵对大鼠坐骨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