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国家科委于1995年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同济医院承办。同年7月创刊(季刊)并正式发行。主编是著名的内科学专家,博士生导师陆再英教授,常务副主编胡昭明教授,编辑部主任是刘文励教授。编委会是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及国内医学院校著名专家教授组成(79位),以及名誉主编邵丙杨教授及12位顾问作学术后盾。本刊是我国第一个以内科各专科以及相关的神经内科,传染科等临床急重症为主要内容的期刊。其宗旨和任务是刊载大内科范围急危重症医学领域的临床诊治经验总结、临床与基础理论、国内外重症监护(ICU)新成和新进展等。有助于各级医院内科、神经内科、传染外科广大临床医师、教学、科研人员提高急危重症的诊治水平。欢迎广大读者和作者订阅和投稿。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出版部门: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102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394/R

邮发代号: 38-22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 杂志名称: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7-1024
  • 国内刊号:42-139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3年第6期文章
  • 以昏迷为首发症状的心肌梗死1例

    患者女,58岁,因“突发意识不清2h”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平时血压多在160/100mm-Hg,未口服降压药,否认糖尿病及脑卒中病史.门诊查末梢手指血糖8.2mmol/L,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急诊科以“昏迷原因待查”收入神经内科.入院体检:BP116/70mmHg,浅昏迷,颈软,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反射存在;压迫眶上神经双侧肢体均有自主活动,双侧腱反射等低,双侧巴氏征阴......

    作者:彭伟;乔向亮 刊期: 2013- 06

  • 反复支架内血栓形成合并心源性休克1例

    患者女,55岁.因间断胸痛6个多月,加重10d,于2013年4月28日入院.6月前活动或劳累后出现胸骨后疼痛,持续3~5min,休息及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平卧位时感胸闷、气短,半卧位可缓解,既往高血压、高脂血症和2型糖尿病病史.入院相关检查:空腹血糖9.1mmol/L,糖化血红蛋白12.25%,LDL4.3mmol/L,TG6.7mmol/L;心电图示:V4~V6ST段压低(>0.05mv),Ⅲ......

    作者:冯晓辉;桂亮 刊期: 2013- 06

  • 重症胰腺炎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脂血症1例并文献复习

    患者男,31岁.因“酗酒后突发中上腹痛8h”于2013年4月4日上午急诊入院.患者4月3日晚餐饮大量啤酒(约3800mL)后于次日凌晨出现中上腹痛,为持续性胀痛,无肩背放射痛,无恶心、呕吐,无发热.否认糖尿病、胆结石病史.查体:BP120/80mmHg,身高187cm,体重100kg,神志清楚,肥胖体型,皮肤巩膜无黄染,双肺呼吸音清,未及明显干湿哕音.HR84次/rmin,律齐.腹形饱满,腹软,肝......

    作者:张和细;龚辉 刊期: 2013- 06

  • 血液滤过联合青蒿琥酯治疗2例重症恶性疟疾的体会

    重症恶性疟疾发病急、临床症状复杂、并发症多,如不及时抢救可因意识障碍、昏迷、偏瘫、肾衰竭、呼吸循环功能衰竭等死亡.本文介绍2例经血液滤过联合青蒿琥酯针剂治疗的重症恶性疟疾的体会.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男,40岁.因“发热、畏寒1周,神志不清1d”入院.1周前出现畏寒,发热,T高达40.1℃,大汗后热退,伴头痛,白服“感冒药”未见好转.3d前在当地医院“抗病毒”治疗.入院前1d出现神志不清,胡言乱语,无......

    作者:张丽;郑以山;李娟;卢虎;孙艳;张峰;吴宗盛 刊期: 2013- 06

  • ICU床旁放置Corflo胃肠营养管24例体会

    危重症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的问题,并且营养不良与危重症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因此,营养支持已成为危重症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早期肠内营养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重视.危重症患者,尤其是意识不清并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胃麻痹发生率高,通常的鼻胃管喂养途径易引起返流、误吸等不良反应[1],故常需选用经空肠途径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我们采取床旁放置Corflo胃肠营养管的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翁方中;戴伟;范学朋 刊期: 2013- 06

  • 血清降钙素原在中暑并感染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中暑是南方地区常见的急危重症疾病,重症患者病死率高.中暑患者南于免疫系统受抑制,极容易继发感染,加重中暑病情,增加病死率.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感染显得十分重要.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对感染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指标,并可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及预后[1,2].本研究通过监测中暑患者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及白细胞(WBC)计数等,......

    作者:池锐彬;雷玲;罗醒政;魏远辉;刘力新 刊期: 2013- 06

  • 肠衰竭的再认识

    各种病因引起的肠衰竭均可导致肠消化吸收、运动或屏障免疫等功能障碍,随后营养缺乏、肠菌易位或内毒素血症,进而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SIRS)、脓毒症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ndrome,MODS),预后严重.......

    作者:王家(马龙) 刊期: 2013- 06

  •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与肝病

    肠道内有大量细菌生长,如细菌过度繁殖,内毒素产生过量,或肠黏膜屏障受损内毒素吸收入门静脉增多,或肝内Kupffer细胞吞噬功能低下,内毒素的吸收量超过了肝脏的清除能力,内毒素即可“泛滥”(spillover)进入体循环而形成内毒素血症.因内毒素来自肠道,故称之为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ntestinalendotoxemia,IETM).严重创伤、感染、肠缺血均可发生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后者也与肝病密切......

    作者:黎培员;田德安 刊期: 2013- 06

  • 肠道细菌易位的机制、后果及治疗

    肠道细菌易位(bacterialtranslocation,BT)是肠道细菌及毒素穿过肠黏膜上皮,累及肠系膜淋巴结、周围组织和远隔器官的过程,可导致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组织损伤、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机体死亡.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人体BT的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确.尽管近几十年来抗生素治疗有很大进步,但BT相关的菌血症、脓毒症病死率依然居高不下.因此,了解BT机制及其防治措施,对BT......

    作者:陈烨;姜泊 刊期: 2013- 06

  • 宽QRS波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

    宽QRS波心动过速,是一组QRS≥0.12s的心动过速的总称,包括室速和室上速合并室内差异传导、预激综合征、束支传导阻滞等.提高宽QRS波心动过速的鉴别能力,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根据心电图改变特征诊断室速室速属宽QRS波心动过速,其发生率占宽QRS波心动过速的80%,故发现宽QRS波心动过速时,首先考虑为室速[1,2].当宽QRS波心动过速出现下列改变之一者,提示室速:①呈左束支传导阻滞(left......

    作者:李涛;张丛 刊期: 2013- 06